《母校落叶》
第37节

作者: 中国九水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有人说话露骨点:你是马后炮!你今天才说,你晓得老板脾气不?如果你们走的那天晚上种子不凸土,说不定他过几天会叫铲车铲掉的,铲掉了就彻底完了。哎,你们这些书生,这个科研把戏到底是个么子东西啊!老板养你们,不如养猪!
  …
  博导B不仅文静,而且忍耐心特强,胸怀若谷,竟然对百姓指责、直言不予以任何反驳,好像这世界上老板养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养他这头也不算多。老乡们见他面目平静、毫无反应,以为他谦虚,也没有穷追猛攻。最后他还很礼貌地与老乡们说声再见。反正这次讲话、会面虽然老乡语言上有点挑衅,但整体上可算作和谐会面、团结会面、胜利会面、继往开来的会面。
  时间到了5月底,营养钵5%好像与博导B闹别扭,还没凸土,这5个百分点把博导B所说的、不会生长极大比值2%逼进了死角。常规性的科技顾问工资该发放了,博导A可能知道那边风声,没来领款,而博导B按时拿钱,还是那么文静,那么谦虚,那么没有理由不拿。(2012年8月长沙)
  日期:2019-03-06 07:17:34
  校园秋瑟
  汤溢泽
  【此文曾在《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18、21期连载】

  1
  老曾,客观、本真点说已是中年的他该叫“中曾”,但中国姓氏前缀只有老、小,比如 、小刘等等,突破常规,就是创新,那可是伟人、名人的专利。所以只能将中曾往上靠,称为老曾,或者显示他的职位称他曾处长。当然他的一个上司比他年轻,称他为小曾,老曾寒心、扎心,“老子比你大6岁,你竟然如此无礼!”但他脑袋车轮般飞转,“有何办法?官大半级压死人,何况他大一级,而且这一级非常难以跨越,尤其他还是个帅门后裔。只要他高兴顺口,就是叫微曾、蝌蚪曾,我也接受,他又不是没这样称呼过。原来做科长时候,就呼我为曾蝌蚪。”老曾满脸笑容道:“在司长面前我倒着活,越活越年轻了,多好!”这司长目送离去的老曾,心想中国物品丰富,盛产哈巴狗,如果出口,能赚一大把外汇!可惜的是外国又不要这样的中国造。

  老曾原来是个副处长,被扶正为处长,一个好大的处长,堂堂正正、四四方方,被称为小曾也只是几个人的特权、威权,其他人不敢如此孟浪、无礼。试试看看,谁如此谁就有机会穿老曾批发的小鞋。所以大家不称小曾,也不称他为老曾,称老曾,他年轻有为,何时老了?不但没老,而且他档案的年龄改小5岁,叫老曾,居心不良,要他早退休?便只好称他为曾处长或者曾处。
  曾发音又可为ceng,曾ceng处喊多了,有点邪意,就是曾经处男过,有人坏坏地笑。曾经处男就曾经处男,有啥关系?这么大年纪作处长了,如果是处男绝对悲哀,绝对不是光彩事情。他本人再会说话,再会脸上贴金,也从未说现在还是处男。他如果是处男,那么上门服务的种猪也就是处猪了。他不但曾ceng处,他还曾科过的,也就是曾经蝌蚪过。
  做正处长了,他决定回母校拜访师友。老曾的母校在湘江西岸、岳麓山南,老曾从梅州开个豪华大奔直奔母校,这处长做得好嘹亮,千里路程也只是他爽爽地撒几泡尿。
  20年前,那时候老曾就读的河西经济学院,荒凉得鬼打架,校门朴实,南北向一条破烂水泥路插入校门,在校内蜿蜒再像树根发散枝根、须根与教学、办公、住宿相连。
  有同学议论,马克思说:在科学道路上没有平坦道路可走,“可我们走的既不平坦,又不直接。啥破学校?!”当时改写、调侃马克思语言需要很大的胆识,简直是反动。老曾那时就显得成熟、正经,道:“这与马克思说的不矛盾,说明求学道路漫长、曲折,更加艰辛。”耶嗨,不但看到科学道路上的坑坑洼洼,还洞察其中弯弯曲曲的奥妙,一个很正统的马列青年、黄皮红色接班人。那时候的小曾,也就是今日的老曾便是正能量化身,是官场、商场、学术界优秀的后备人才,尤其最适合做新闻发言人了,前途不可海量。

  昔日的小曾真的是优秀人才,他啥问题也能正面、阳光。比如有嘴上开黄车的男生,在后山山顶上,看到学校大门口人、车混行的道路两边是大、小两口水塘,他像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论,像爱因斯坦创造相对论,颅内激情爆炸,他拉着另一个男同学,指点江山般,道:“你看看,你看!校门口那路像什么?水塘像什么?”两人心有灵犀,那人哈哈大笑:“还能像什么?不就是你裤裆里东西!”接着几乎要下跪大叫:“师傅,师傅!”但“学校裤裆里东西说”到小曾这里就灵犀点不通了。夜谈会时候,老曾说:“你们真**!”不过他批驳别人,道学起来,又无法否认存在的现实,他说:“依我看,是设计者依照地形,追求生殖崇拜,寄予一种厚望,我们学校人丁兴旺,香火不绝。”

  “高!就是高!什么东西,你都可以说得高雅脱俗!”室友举起的大拇指划碎室内黑夜,白皙耀眼。
  老曾就有这个本事、天生的本事。他做副处长时候,招用毕业生,一个江西的优秀男生落选,他的亲戚比江西男生差点,却被纳用。别人指责这是徇私舞弊、滥用权力。他心态很坚硬,不与他人合流。他认为连自己也鉴定为以权谋私,别人更有理由指责、攻击、举报了。他一笑了之,理由充足:“我的亲戚不是敌人,也是人民,为亲戚办事也是为人民服务。”他还来一句:“举贤不避亲!”
  又比如有几个美女少丨妇丨与他暧昧。做处长后,他与一个自称是处丨女丨的下属发生美妙关系,他说这不是淫乱,而是风流倜傥如此等等。
  那么老曾这次是第三次回母校,是干什么来着?他有一个美妙的日程安排。他正能量说法就是联络感情,挖掘人脉,资源共享。
  日期:2019-03-06 07:19:32
  校园秋瑟2
  汤溢泽
  【此文曾在《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18、21期连载】

  2
  5年前,老曾毕业10周年同学聚在母校举行。那时他荣升副处长刚好两个月。当其时,他还没有配工作专车,而且开私人车从梅州过来也不方便。他下飞机、再打的到母校前面一公里处的大路口下车,接着步行。他不是舍不得出钱,那时物价就像十五、六岁男孩的鸡鸡啪—啪长得欢快、而且亢奋。这几块钱算什么?何况他是个副处长呢?他步行是要回味学生时代走这条路的滋味。毕业十年后做了副处长回校,他心里踏实、暖意。

  有先到的同学知道他步行,便说他很抠门。他说心中的母校就是神明,相当于黄帝陵、南京的下马坊,他对母校有无限的崇敬。够高度与气派了,参会的李老师、彭老师等人也突突有了成就感。老曾对母校的尊重,就是对老师的厚爱,老师们也算人物了。一时传为佳话,他遂有“曾下马”之雅称。
  当时,路边的樟树只五米高,属于半大乔木,不谙世事,黏上学校的名气,也威风凛凛,鸡蛋横截面大的树叶哗哗响,像是寻找开心,哪里把他一个副处长放在眼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