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谁谁,你来凑什么热闹》
第55节

作者: 天塌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本想先送你们回京,最后倒是我要先走。”
  徐清欢送赵如贞离开凤翔,两个人拉着手说了半天的话,赵如贞还不舍得上马车。
  “你与那李家九郎认识吗?”赵如贞忽然道。

  徐清欢一怔,没想到如贞突然提起李煦。
  “每次他出现的时候,你总像是不近人情似的,我猜他定然做过什么事让你难过,”赵如贞微微一笑,“我在曹家这些年经常看人脸色行事,多多少少也练就了些本事。”
  她和李煦那些过往,徐清欢没准备向任何人说,却没想到被赵如贞看在眼中。
  赵如贞拉着清欢的手微紧“我只想说,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远一些,总是没错的,若是心里真有不痛快的事,就写信给我……认祖归宗之后,我和母亲、哥哥想做些生意,说不定将来我们也会去京里。”
  如贞一心为她着想,徐清欢笑着伸开手臂与赵如贞拥抱告别。
  赵如贞眼中含泪,徐清欢也鼻子发酸“到了之后报个平安。”
  赵如贞点点头。

  看到一旁的徐青安,赵如贞蹲身行了个礼“这些日子多谢世子爷的照顾。”
  徐青安不禁脸上发烫,额头上起了一层的薄汗,整个人似放在锅上的蒸笼。
  赵如贞从丫鬟手中接过一只木盒送到徐青安手中“这是我的一点心思,世子爷不要嫌弃。”
  徐青安的一颗心仿佛要从嗓子口跃出来。

  “将来若是有机会再与世子爷见面,”赵如贞目光清亮,“希望能将世子爷认作义兄。”
  徐青安的笑容僵在脸上,仿佛被泼了盆冷水“为……为什么是……义兄。”
  “因为在我心里,世子爷就似兄长一般。”
  徐青安眼睁睁地看着赵如贞的马车出了城,眼角一阵发烫,打开手中的木盒,里面躺着两支湖笔。
  她还真是将他当成兄长,送礼物也是这般的物件儿。
  “小友可觉得心中不快,”张真人悄然走过来,“道人送你一本经书可以为你排忧解难。”

  徐青安眼冒绿光,恶狠狠地看向张真人。
  “福生无量天尊,”张真人边说边向一旁躲开两步,“小友早晚会知晓,道人是一心救你出苦海。”
  张真人说完,手指掐算一会儿,笑着看向徐清欢“你们也该收拾箱笼了,明日我们必然要离开凤翔。”
  话音刚落,只见管事妈妈匆匆上前“世子爷、大小姐,广平侯夫人就要到了,夫人让奴婢来唤您们回去。”
  “走吧。”徐青安伸出手臂,让徐清欢扶着他上马车。
  徐清欢刚刚落座。
  徐青安沉声道“那老杂毛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得想方设法甩脱他!”
  “随他去吧,”徐清欢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也很好。”

  张真人意有所图,她恰好也在等着他前来。
  广平侯是太祖时封的勋贵,赵家几代人驰骋疆场,一心扑在战事上,这些年广平侯更是带着阖家老小住在西北,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和太后知晓广平侯旧疾缠身,被病痛所扰,有意将他召回京师,广平侯却坚决不肯答应,皇上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广平侯世子十五岁入军营,在赵家军中也颇有些名声,只是喜欢独来独往,常常数日不见踪迹,听说是在亲手画西北的舆图。
  朝中盛传赵家父子已经魔怔,不收复朵甘思誓不罢休,其他的事于这对父子不过是浮云。
  没想到就在广平侯世子爷打了胜仗之后,一直无欲无求的广平侯忽然写了封信给简王,托王妃做保山求娶安义侯大小姐徐清欢。
  广平侯夫人刚在徐家堂屋里坐下,就听外面传“徐大小姐回来了。”

  广平侯夫人抬起头看过去,只见少女缓缓走过来,她目光清亮,嘴角微翘带着抹笑容,身上没有半点小女儿的羞涩,似是早就将一切看得通透,模样还似从前,只是……感觉竟然和印象中的完全不同了。
  徐清欢上前向广平侯夫人行礼。
  广平侯夫人笑道“一转眼的功夫,清欢都长这么大了,我方才还与夫人提起你,”说着她看向安义侯夫人,“我们方才说到哪里了?”
  徐清欢道“母亲说我不嫁。”

  徐清欢突如其来的回答让广平侯夫人一怔,安义侯夫人也愣在那里。
  广平侯夫人不禁道“你说什么?”
  到底是亲生女儿,安义侯夫人不消片刻就稳住了心神,只要自家女儿不吃亏,其余的都不重要。
  安义侯夫人板起脸,有了几分母亲的威严“急急忙忙跑回来,话也没听清楚就开口,我还没说呢,还不快给夫人赔不是。”
  徐清欢上前倒茶给广平侯夫人“我年纪尚小,还不急谈婚事,多谢夫人一片美意。”
  广平侯夫人半晌才道“这……不问问侯爷吗?两家结亲是早就定下来的,再说,大小姐年纪小些怕什么,我过门时也不过才十四岁。”
  “夫人为何会在那样的年纪嫁给侯爷呢?”
  广平侯夫人再一次看向徐大小姐,徐大小姐脸上带着几分笑容,好像只是单纯的好奇。
  徐清欢道“我听说西北也是苦寒之地,夫人年纪轻轻还要抚育侯府几个孩子当真不容易。”
  广平侯夫人崔氏是继室,她被抬进侯府时,广平侯就已经有了长子、次子、长女三个孩子。
  那时候边疆不稳,广平侯一心扑在战事上,成亲也是一切从简,拜过堂之后,广平侯就将崔氏丢在家中,带着人守关去了。
  她跟着李煦初到北疆时,听说过崔氏的事,崔氏刚刚嫁入广平侯府时不被太夫人喜欢,就是广平侯的两个儿子见到她除了行礼之外,也不肯多说一个字,加上广平侯对崔氏不闻不问,家中上下竟没有一个人将她当做夫人看待。
  换做寻常女子大约早就受不住。

  大约是崔氏娘家人都已经不在人世,崔氏实在无所依靠,就这样硬生生地挺了过来。
  后来广平侯世子爷生了场大病,崔氏不怕染疾,亲力亲为地照顾世子爷,终于得了太夫人欢心。
  太夫人越发喜欢这个儿媳,不惜装病将广平侯骗回家中,好教这对佳儿佳妇有机会相处,崔氏也是争气,很快怀了广平侯的骨血,虽然不幸小产,却换来广平侯更多怜爱。
  李煦母亲听了十分感叹,崔氏家中遭难,尽数被藩人所杀只剩下她一人被广平侯救下,说崔氏是广平侯“捡”回来的也不为过,广平侯能这样宠爱崔氏,自然不是因为崔家多显赫,崔氏手中有多少嫁妆,而是崔氏一心一意为夫君着想。
  前世徐清欢听到耳朵里一笑而过,她的身份和嫁妆在李家眼中始终是一根刺,用得着时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用不着时就让他们如鲠在喉。
  可谁不愿嫁入高门?
  若不是中山狼示弱让人怜悯,她又怎会低头眷顾与他。
  经过了这些,她不再相信什么矢志不渝,生死与共的感情。
  此生她肯嫁人,就只剩一个可能。

  那就是遇见个强大的盟友,她为他排忧解难,他也要有足够能力护得她和家人周全,同样的付出,收到同样的利益,这样才公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