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
第14节

作者: 恭大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金叔叹了一口气,“小华,不是我夸大其词,这乡里是乱得一塌糊涂,今儿个你要是不过来,我们哥几个还真不想去参加会议。”
  金恩华一怔,幸好自己早点下来,不然那些老油条们真的会给他个难堪。
  “金叔,你给详细说说。”金恩华帮金叔点上烟。

  "我们这些当大队干部的,私下里把两位黄书记叫做老活宝,两个人互相斗气,都斗了二十多年了还不消停,黄书记呢,资格老,参加革命比县委刘书记还早几年,黄付书记呢学问高,要不是身份差,早往上调动了,就这两人,对我们下面的人,那是没得说,可是,在公社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你说东,他说西,你支持他反对,听说上面想调走一个,可都死活不肯,黄付书记是咱公社人,自然不想老了还离土离乡,黄书记是调不动,县里都怵他,听说县里都说了,反正只要别闹到外面去,就让他们闹去。"

  原来还有那么多的曲折,比想象中复杂,“他们的矛盾到底为什么这么深呢?”
  金叔吸了几口烟,继续说道:“那都是三年困难时期闹的,那时黄书记还是付的呢,黄付书记还在月河中学教书,正好那年发大水,我们月河公社在水里泡了整整半个月,田里的稻谷没了收成,家家没了口粮,黄书记负责发放上面拨下来的救济粮,每家都发了一点,其实也就是每人一二斤糠米,黄付书记他们家恰好是最后发的,粮食没了,不是正发着大水么,他们村又离公社最远,别人家分到手的粮食又不肯匀出一点,公社只好说第二天再给送去,可是当夜黄付书记他老爷子又病又饿断了气,黄付书记认为是负责发粮食的黄书记的缘故,就这样结下了梁子,后来黄付书记调到公社,两个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就你来我往的掐上了。”

  金恩华长吁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上面也真是的,想方设法调走一个不就得了。

  金叔又点上一支香烟,笑着说道,“近年来,两位黄书记都上了年纪,身体是不行了,可脾气反倒见长,你不来上班,我也赖在家里,不过最近好象消停了一点,这黄书记儿子在省城工作,黄书记请了长假待在省城,我们都有两个月没见着他了,黄付书记的家就在月河街,我们给他起了外叫花仙,整天在家种花弄草,就是每月发工资时在公社院子里露个面。”
  "真是一对老活宝。"金恩华的脸上闪过诡异的微笑,“金叔,还有两位你接触多吗?”
  金叔摇摇头,“武装部的李部长是个实在人,又是本地人,乡里乡亲的,办事还行,那个方文正么,比你大不了几岁,好象总是喜欢往上头跑,听说这几天,他和土管员又去地区参加土地承包制的经验交流会去了,不过我看这个人能力蛮强,作报告一套一套的,就是不大喜欢和我们接触,看着有点阴。”
  金恩华站起身,“金叔,谢谢你了。”

  金叔也连忙起身,“我也得跑跑路,让各个大队的哥们都去开会,给我大侄子捧捧场。”
  那个年代,拥有一辆自行车是有身份的象征,金恩华骑的虽然是半新半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但还是有不少月河街上早起的路人投过来羡慕的目光。
  狭窄破旧的月河街,显得古老而宁静,它的起点是从县城蜿延而来的月河边的河埠码头,它的尽头是一个大操场,边上是月河中学和月河中心小学,大操场既是中小学集会和运动的地方,又是每逢初四初九月河街集市日小贩小商们摆摊吆喝的去处,还是农忙季节时农民的晒谷场。另一边,一条土路从稻田间穿过后连接的地方,是月河平原上最大的粮库:月河粮库。中学的对面,坐西向东的一排街面屋,是月河信用社和月河邮电局,在信用社和邮电局之间有一条弄堂,弄堂口挂着几块牌子,这里,就是金恩华将要工作和奋斗的地方。

  金恩华在几块又旧又破的牌子边下了车,看了几眼,心里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几个牌子早该换了。
  弄堂里传来的吵闹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乡政府院子里聚集着四五十个人,正围着老文书刘张贵和一个胖乎乎的青年吵闹着,他当然认得老刘头,老刘头几十年驻村小河大队,和爷爷是好朋友,村里男女老小都喊他老刘头,自己考上大学后的手续都是他办的,这次来月河上任,他早做了打算,这老刘头应是第一个可用之人。
  "各位老师,请大家听我说,大家听我说,"满头大汗的老刘头摆着双手连连作揖,“老师们,今天是月河乡人民政府成立的第一天,要召开全乡的干部大会,请大家多多理解乡里的困难,我保证,等新乡长上任以后,在第一时间把你们的问题反映给他。”
  老师们慢慢的静了下来,但都在默默地看着老刘头和胖青年,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金恩华停好自行车,穿过人群走到老刘头面前。

  "哦,你小子终于,"惊喜中的老刘头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下,拉住金恩华的手,转身喊道:“老师们,这位就是我们新上任的月河乡第一任乡长金恩华同志。”
  人群里一阵骚动,金恩华急忙上前握住最前面老师的手:“孙校长,您好啊。”
  孙校长激动地说:“好好,原来是恩华你呀,不,金乡长,八年没见着你了。”
  金恩华和前面的老师一一握手,看到熟悉的老师不忘问候一句。
  他看到三叔金泽仁也站在这里,楞了楞,伸过手去,“三叔,你好。”
  金泽仁的脸有点发热,叫了声“恩华”,慌乱地把金恩华拉到老刘头身后的大柳树边。

  "好啊,三叔,"金恩华故意沉着脸,低声说道,“好一个下马威,连你都来给我添乱,我告诉爷爷,看他怎么收拾你。”
  "千万别呀,"金泽仁委屈地说道,“我怎么知道是你来当乡长,再说,大家都来,我能不来吗?”
  "发生什么事情了?"金恩华问道,同时向刘张贵招招手。
  "事情是这样的,"金泽仁如实说道,“我们这些民办教师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他们公办教师也有两月没发了,大家家里都指望着这点钱,能不急吗?校长来了多次没见到钱,也没见到一个能作主的领导。也是实在没法子,才集体到公社里来反映。”
  已经走到金泽仁身边的刘张贵听到后,默不出声地朝金恩华点点头。
  "是这样,"金恩华皱着眉头,“怎么选择今天来,老师们不上课吗?”

  金泽仁一楞,“我也奇怪,突然说要来的,恩华,你怀疑?”
  金恩华的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微笑,好呀,有人成心搞事了,现在还容不及多想,快上班了,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再说。
  他想了想,快步走回到老师们面前。
  "老师们,你们好,"金恩华弯下身子鞠了一躬,“我叫金恩华,在中心小学读了两年书,在月河中学读了两年初中,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虽然离开八年了,但我会终生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孙校长拉住金恩华的手,激动的叫了声:“金乡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