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5-18 23:26:12
紫杏闻言后娇躯明显一颤,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情。
萧逸云望着紫杏,好像猜到了什么。
朱徽娴笑了笑,道:“上官紫杏,万历三十五年生,河南新安上官庄上官鹤龄之女,上官鹤龄,万历十年生,紫杏,不知我说对了没有?”
紫杏诧然地望着朱徽娴,想不知她对自己的家世了若指掌,当下点了点头,道:“公主所言分毫不差。”
说完她好像又省起了什么,不禁望向萧逸云又望向朱徽娴,脸上的表情不知是惊还是喜。
功夫不大,那家丁领着一个年近半百的瘦汉快步而来,瘦汉想必便是紫杏的父亲上官鹤龄,只见上官鹤龄径自走到吕维祺面前抱拳施礼道:“吕先生唤在下前来不知有何分咐?”
吕维祺抚须一笑,指着旁边的紫杏道:“上官兄,你可认得这位姑娘?”
上官鹤龄似乎这才注意到吕维祺身旁的紫杏,他狐疑地望着眼前这个似曾相识的姑娘,不禁脱口惊道:“杏儿…你是杏儿?”
说完,他惊诧地望向吕维祺又一一望向身边的人好像完全不相信眼前所见。
紫杏眼泪夺眶而出,她冲上前紧紧地抓住上官鹤龄双手颤声道:“爹!我是杏儿!我真是杏儿!”
上官鹤龄望着自己的至亲,不禁老泪纵横,他喃喃地道:“六年了,我只道此生再无相见之日,没想到我魂牵梦萦的女儿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紫杏拭了拭眼角,道:“爹!我只是…”
朱徽娴突然道:“老人家,你的杏儿确实是回来了,人间至痛,唯生离死别,你放心吧,她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上官鹤龄扭头望着朱徽娴,惊喜地道:“姑娘你就是传得沸沸扬扬的皇上派来赈济灾民的钦差凌瑜公主殿下?”
朱徽娴笑了笑,道:“惊闻天灾,皇上感同身受、寝食难安,特差我来赈济灾民,一路下来,所谓的民间疾苦,人情世故,我是历历在目,铭铭于心,古人云读万卷书莫如行万里路,看来古人诫训,所言非虚。”
紫杏诧然地对朱徽娴道:“公主,你…?”
朱徽娴抬首望着那无边无际的灾民,道:“紫杏,也许是你的造化,也许是你的缘份,遇上我,你我虽为主仆,实为姊妹,否则你会一辈子在那深宫之中,直到老死。”
紫杏泣声道:“公主待我恩重如山,紫杏万不能报!。”
朱徽娴抿着朱唇,道:“深宫似海,你不应该呆在那里,这里才是你的归所,人生苦短、百年易过,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
紫杏道:“公主,徜若紫杏留下,谁护你回京城?”
说完,她不经意地望了望萧逸云。
朱徽娴道:“紫杏,你大可放心吧,萧大哥会与我一道回北京城,遥望京畿,关山重重,我们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天上星辰轮转 ,人间聚散离合,聚散终有时,再见恐无期,徜有再见之日,怕是已到垂垂老矣之年了,今此别过,望且行珍惜!”
吕维祺道:“敢问公主殿下,你要启程回京了吗?”
朱徽娴道:“吕先生,我马上就要启程了,毕竟要办的事情也已办好,事情办好了,也就没有什么牵挂,吕先生为国为民忠贞不二,倘若我大明的臣民皆如先生这般,岂又会何至于此?”
吕维祺惊道:“公主殿下过奖了,在下惊受不起,在下斗胆说一句,公主殿下似乎不该有此一言啊!”
很显然,他这句“公主殿下似乎不该有此一言啊”指的是朱徽娴所说的“岂又会何至于此”。
朱徽娴道:“吕先生放一万个心,我虽口无遮拦,但绝对不会祸从口出,我性子直,看到什么便会说什么,就是当着皇上的面也如是说。”
萧逸云似乎很欣赏朱徽娴,而且也很乐意听,因为听着很舒服,所以他一句话也不说。
吕维祺道:“那便是在下多虑了,望公主殿下多多保重!”
朱徽娴道:“吕先生,这里的灾民便仰仗你多劳心神了,还有请帮我照顾一下上官鹤龄一家,烦劳了!”
吕维祺道:“力所能及举手之劳,乃在下份内之事,当万死不辞!在下也一定会照顾好上官兄一家,请公主殿下放心便是。”
朱徽娴点了点头以示赞赏,她又对紫杏道:“紫杏,将我的包袱系于我马上,我那把剑你留下。”
这可是一柄皇家之剑,难怪紫杏惊道:“公主,这…”
朱徽娴望着紫杏喃喃地道:“也许当会有用之时。”
紫杏见她这样说便只好从命了。
只见朱徽娴跨上马上驾的一声,白马狂嘶一声,扬蹄卷土绝尘而去,雪白的背影随卷起的尘土渐渐远去。
萧逸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想到这个人他差点笑出声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