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国策层面,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社会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高速增长的经济要进入黏滞期,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到来,因此中国二元化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合现阶段发展需要,要发生变革,会将国有经济体制下的资本导入集体经济来激活“集体经济”这个隐形资本市场,用以大幅度降低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伤害。而目前不同经济体制,只有流转土地进行旅游建设、农业开发建设才能激活城市消费人群流向农村,人流增加必将使消费力增加。这样会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
2,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在几何倍增,而现有景区过于枯燥,旅游产品将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模式升级为体验式旅游模式,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目前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原住民很少,大部分人还是刚刚从农村出来几年或者十几年,而农耕文化的体验式景区将激活人们内心深处儿时的记忆,游客数量将会剧增…………
种种分析,各种数据撞墙,巴特心中的虫子终于化蛹了。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过了20几天, 4月20日一大早,巴特送完女儿泡泡上学,坐在粉店吃早餐,习惯性的打开手机看新闻,有个新闻让巴特心里一哆嗦:四川省雅安地区发生了7.0级地震。
巴特连忙拨通了广西山地救援队搜救大队队长大石头的电话
“喂,看了吗?”
“看了”
“出勤吗?”
“看老朴安排”
“好,我马上到水街仓库”
“好”
粉吃了一半,放下筷子小跑到车上,一路狂奔到仓库。
林大、朝金、小廖以及一些队员已经在等着。
“老朴来了没?”
“没来呢”
“清点下装备吧”
“清点完了,我们等老朴吧”大石头是个平时懒洋洋,但做事及其耐心细致的人。大家都不做声,各自看着手机默默的等。
广西山地救援队是一个民间组织,创始人是队长老朴和大石头,早在08年汶川地震后,老朴和大石头找巴特要他一起做救援,巴特忙着赚钱,除了偶尔赞助些资金和装备,其他就若即若离的做了几年。救援队挂着广西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的牌子,也算是有组织的队伍。
巴特在山地队里做个挂名的荣誉队长,做些后勤的事情。刚刚做仓库的时候,救援队的办公地点在副队长老肖的店里,后来老肖店不开了,救援队办公是个问题了,大石头和巴特商量把救援队搬到仓库来,正好五楼有一排活动板房,拿出来几间给救援队做办公室,又在四楼给了间仓库做物资仓库。大石头还在五楼空地做了个SRT训练的器材,每周四固定培训队员救援知识和训练。
民间救援者就像金庸笔下的侠客,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掏腰包,自带装备,救援任务一完成,双手一抱拳“告辞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很是江湖。
不多时,老朴风风火火的来了,标志性的一歪头:
“开会,分配任务”。
众人落座,简明扼要的讲出观点和意见。
集合了大家的意见后,老朴分配任务:
“总指刚刚通知我,每个队每批不要超过4人,方便车辆出行,每个队伍都有三批轮训机会,今天先带朝金、小廖、小麻坐飞机,做第一梯队,到总指领任务,石头、巴特,你们带其他队员待命,你们一定去开车去,这次地震比汶川轻,主要带一些灾后能用到的装备,我们第一梯队带上生命救援装备。等下一起去陆涛家,理下发,去灾区很难有机会洗澡,把头都剃光了会保持个人卫生”。特种兵出身的老朴对光头情有独钟。
点名做第一梯队的人,各自捡好个人装备,石头耐心的把每个人的对讲机、电筒头灯、18650电池、充电器都检查一遍,确认无问题让各自拿好。
“记得保持充电啊”石头有时候虽然啰嗦点,但正是这种唐僧式的啰嗦才能保证队员的安全。
一群人开车去到陆涛家,陆涛已经煮好干捞粉的汁水,大家一边理发,一边吃着粉。偶尔互相打趣对方的光头引起大笑,让紧张的气氛缓解很多。
下午三点,几辆车送第一梯队的人去机场,到了机场,有人提议集体合个影。合影后,拥抱道别,安检的工作人员问明是去雅安救援,特意给他们开了临时快检通道,目送他们进入安检口,挥手告别。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回来的路上,大家很安静,快出机场高速的时候一个年轻队员说:
“咱们队不是不拍照作秀吗?怎么刚才在机场拍照?”
“你闭上你的臭嘴!”巴特怼了他一句。
一路再也没有人出声了。
第三章 人家要吃雪条
备勤的队员都推掉了手头一些需要去外地的事情,焦灼中带有丝丝的兴奋的等待前线的消息。
三天后老朴传回消息:雅安地震震中在芦山,这次灾情远远小于汶川地震,总指决定救援方向由生命救援改为灾后赈济,配合赈济队做物资发放、清扫死角。要求第二梯队两周后到达成都总指进行轮训。一定要带上后勤保障装备和物资,前线的弟兄们基本上是泡面和饼干,很难吃上一顿像样的热乎饭。
听到消息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商量了下决定第二梯队由大石头、巴特、小苏组成,巴特有辆大切诺基,车够大,安全系数高,装的东西多,这次做救援车。各自分头采购物资装备,一台车塞的满满的。
时间一晃就过了劳动节,8号下午,三人出发,路过息烽的时候巴特提议回来的时候去下息烽集中营看看。大石头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小苏窝在后座睡觉,巴特也就不做声了。晚上8点多赶到成都,到总指挥部报道后,总指的人已吃过晚餐让三人自行解决。
几人正要往外走,四川队的队长高老坦回来汇报工作,几个老相识捶肩拥抱一轮,老坦和队友小谢就带三人去酒店外面找了撸串的摊子解决晚饭。
老坦是地道的成都人,是救援老前辈,在汶川地震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此四川省媒报道过他一次,老坦洒脱,以后媒体再找他,他都以各种理由婉拒。
老坦个子高大,嗓门也大,摇晃着大光头喊道:
“格老子,老狗个锤子说不能喝酒,今天你们哥子来罗,我们嚯几杯,等哈海猫、老火也过来,管他个锤子恼火不?”
巴特对老狗也不感冒也摇着大光头附和“管他呢,喝差不多我们就停了,不耽误明天的事儿就好”
大石头本来也是个无酒不欢的主,也表示同意。小苏不做声,笑吟吟的看着几个老大哥。
老坦的热情、抑扬顿挫的川普很是亲切,三人的疲惫和寒气渐渐褪去。
不多时,一锅串串端上来,老坦从冲锋衣里摸出两个矿泉水瓶子:
“今晚就搞这两瓶嗦,这是泸州的兄弟带给我的泸州老窖原浆,安逸哦”
大石头和小苏两个人对白酒有畏惧感,就点了几支啤酒。五人斟满酒,举杯,一饮而尽。老坦放下杯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