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时代》
第16节

作者: 过去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想6月份拿到毕业证之后,顶替你回去。你这两个月最好找点借口,如报个身体不适什么的,打了申请,到时候走流程好。”
  国家让学生下乡,说到底是因为如今城市需要的计划内劳动力岗位太少,读书人留在城里也是失业。
  所以国家其实不关心具体是谁下乡,同一户人家只要指标满足了,走个申请流程随时都能换人。
  “好,那我今天去跟支书打个招呼。忙完明前雨前这两拨采收,应该空一点,到时候我再写书面申请。”顾敏细心地答应着。
  姐弟俩核计好,太阳也快下山了,于是去食堂吃饭。
  因为顾骜的帮手,顾敏的收成预计多了三四成,算是提前凑够了工分要求的采摘面积,明天也能空一些。
  去食堂之前,顾敏先让回了一趟住的地方——
  那是一户农居里的小隔间,只有4平米左右。除了一张隔板床,只有一个床头柜高一点的小衣柜。
  平时这间屋是顾敏和木明纱两个女生合住的。
  顾敏之所以要先回屋,为的是把那罐肉藏好,然后只夹了稍许几块肉和几两霉干菜,放在氧化发黑的铝皮饭盒里,这才敢去食堂。

  她怕的是“肉不露白”,一下子拿出两斤肉,仇恨值太高了。
  趁着姐姐收拾肉罐的时候,顾骜也想起了他带来的辅导书,打开书包,把一套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拿出来,放在床。
  “姐,这套书是沪江出版社的,后面这些话你千万别外传:好像面要给‘白专’平反,所以以后说不定这套老书前些年的教材还要权威呢。你准备考大学的话,有空拿这个自学吧——千万别给别人看了!”
  顾敏下意识摸了一下书皮,凭直觉问:“这书看着扎实……不少钱吧?”
  顾骜实话实说:“20块一套呢,幸好厂里给爸发了好几个月奖金。他也不希望你把学荒废了。”

  顾敏听了这价格,心里是一哆嗦。
  尽管她还不知道哪一年才能恢复高考,但既然父亲花了这么多钱,哪怕是为了对得起这20块,也得卖命学呐。
  搁四级工人那儿,这套书是半个月工资了!
  “以后晚有空,我去炒茶房借火光看吧,这屋没电灯。”
  顾敏说罢,把书妥帖藏好,带着弟弟去了食堂。
  70年代末的普通农民,大多是自家做饭吃,很少吃农场或者社里的食堂。
  毕竟不是二十年前的大锅饭了。
  不过,茶场这种单位,跟那些平原水田为主的生产队又大不相同——因为那些公社、生产队都是自产粮食的,交完公粮后,自己留口粮。
  而茶场不产粮食,所有的产出都是国家统购、然后发给你口粮、副食。知青要做饭,得从场里的食堂按工分领粮食,很麻烦。
  尤其顾敏插队的这座“红星茶场”,是71年除旧迎新之后建的,本来压根儿是未开垦的山地,没有土著农民。所以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知青,都得吃食堂。

  顾骜和顾敏到的时候正是饭点,食堂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很多人拿铝皮饭盒打了饭,还得找空地蹲着吃。
  顾骜也只能入乡随俗,感受一下边走边吃饭的葩人生经历。
  顾敏却早习惯了,端着饭盒一边扒拉,一边东张西望,然后看到了生产队的支书。

  她想起弟弟关照的事情,主动过去跟打招呼:“王书记?方便说话不?”
  支书是个四十岁光景的本市人,名叫王平山。须发虬结,看去粗短扎手,皮肤粗糙黢黑,穿着一身裤腿卷得老高的土布衣服,腰也是扎紧的布带子。
  不过粗夯的外表之下,一双眼神却闪烁着市侩的狡黠。
  王平山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人,眉目相似,是他儿子,年纪顾敏略大一两岁。看去手脚并不粗糙——或许他老爹靠着手的权力,让他躲过了不少辛苦。
  王平山端着笑说:“小顾啊,怎么着,有事儿么?”
  倒是他儿子反应很快,“呼”地站起来了,表情先是一喜。随后看到顾敏身后的顾骜,又变得有些疑惑:
  “敏敏,吃鱼不?明州的带鱼,你后面这是……”
  顾敏顺势介绍:“这是我弟弟,顾骜。从钱塘给我带东西来的。”
  王书记的儿子一听这屁孩是顾敏的弟弟,表情立刻轻松了下来,大包大揽地装逼:“原来叫顾骜啊。我叫王峰,以后来会稽有事找我!”
  顾骜不着行迹地呵呵了一下,早已看穿了王峰的图谋。

  顾敏却装作不理解,继续顺着话往下说:“书记,我次探亲假回去,在钱塘医院查了,身体很多指标都不好。刚才下午采茶的时候又有点暑,幸好我弟把我背下山了。
  我跟家里商量了下,我爸也让我回去把高念完,让我弟替我的指标——他这人从小皮,不是读书的料,我跟家里都放弃他了。以后还要您多关照呢。”
  顾敏也不管顾骜的名声,只管瞎编弟弟的黑材料,把他说成是不学无术的混子。
  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外人更加相信顾家让顾骜顶替顾敏的表面动机。

  在当时人的三观下,如果家有一儿一女,那肯定是要把读书机会让给儿子的。如果不把儿子的顽劣厌学描述得狠一些,外人肯定会怀疑他们弃儿保女的真实动机。
  所以,顾骜也只能忍了。
  顾敏的话刚说完,王平山还没开口,王峰却先忍不住了。“这……这怎么可以!敏敏你太辛苦的话和我说啊,我帮你调……”
  “王峰!你别胡说八道!”顾敏又羞又气,果断打断了王峰的瞎扯。
  顾敏也知道王峰这一年来有些纠缠她,不过一直没有明显施压,她也觉得躲躲是了。
  反正下乡也没几年,熬一熬回城。
  谁知如今自己有机会回城,他居然还要来阻挠。

  王平山也反应了过来,埋怨地瞪了儿子一眼,王峰这才缄口不言。
  “没城府!食堂里这么多人听着。居然当众说帮人开后门,这成话么?将来老子还怎么服众?算想女人,也没你这种做派的!”王平山的内心,狠狠吐槽了儿子一番。
  “诶,我是厌学、不想读书,跟我姐商量一下顶替的事儿。你们紧张个啥!”
  顾骜看出气氛不对,连忙假装没听懂,搪塞了几句打岔的废话。
  也幸亏顾骜才14岁,说这种话非常符合他的形象,倒是给王平山找了个台阶下。
  王平山借机喝止了王峰,让他不得无礼。
  顾骜也趁机拉着姐姐离开了食堂。
  一路跑出百米,见左右没人,他才开门见山地问:“姐,这王峰喜欢你?怎么没听你说过。现在这么突然,弄得我们很被动啊。”

  因为民风羞涩,顾敏脸色唰地一红,狠狠打了顾骜一下:“还说没在学校里学坏!小小年纪这种话都问得出口!”
  顾敏的反应也不怪。看过《芳华》的都知道,那时代口头谈论某些事情算耍流氓了。
  顾骜却顾不得虚与委蛇:“这有什么学坏的!这是火烧眉毛的正事儿!刚才我看王峰反应很大。他要是真喜欢你,算我们硬走流程把你顶替你,将来他要是给我穿小鞋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