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
第10节

作者: 赵明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云州市政府接洽了来自南美洲巴西联邦共和国的伊菲卡夫国际贸易集团的访华代表团。该集团经营着巴西四分之一的烤烟出口业务。而云州烟厂技术改造完成后,制定了中高端中式卷烟的发展战略,其瓶颈便是优质烤烟原料。现场考察后双方一拍即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本着互利双赢原则,伊菲卡夫集团三年内每年向云州烟厂定向戴帽出口上等烟叶2000吨。云州烟厂将二手淘汰设备向该集团转让出口。由于烟叶原料,烟机设备均属于烟草专卖品,该项进出口业务经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核批准后实施。

  祝成安记得该业务在合同签字仪式上副市长戚为群到场祝贺。郭建才作为嘉宾,代表云州市烟草专卖局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卷烟设备的出口按照规定由东海省烟草进出口有限公司代理经办。这一切都合规合法,符合程序。这台萨西伯包装机组怎么会出现在照片里?照片又拍于何处?
  电话铃响了,祝成安拿起电话,对方神秘而急促地说:“别问我是谁,照片是在云州市泉水镇拍的,请您帮着甄别一下,是不是烟厂淘汰的一组二手设备,照片也给云州烟草专卖局寄去一套。”电话挂断。祝成安沉思良久,越想越困惑:烟叶进口和烟机出口事项,当时是由副厂长柴国祥具体负责,厂长办公会议决的。他想找柴国祥在仔细了解一下。他现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如果有问题,那是哪个环节出了状况?

  老伴见老头子在发愣,便说:“筱岚她们刚走,就又想外甥女了?”祝成安定了定神:“没有,我在考虑回忆录80章的细节。”祝成安心中忐忑,眼睑跳动,预感会发生什么事。
  日期:2019-01-09 20:55:01
  第十一章
  一
  高远在鲁邦臣的公司里担任保安。原先的两个保安,一个因在老家造房子,辞职回家了。高远与另一个保安轮流当班,负责门卫和夜间巡查。鲁邦臣不知从哪里弄了条黑四眼狮头藏獒,据说具有B级血统证书。这只藏獒体型巨大,形似狮子,犬声浑厚,犹如闷雷,眼睑外翻,凶猛狂野,令人望而生畏,即使栓着铁链,也不敢靠近。两个库房呈7字型,一个库房堆放着各种辅料,其中靠一端约三分之一的空间摆着8、9涨高低床。另一库房摆放着两组加工机械,有三分之一的空间码放着成品烟箱,这里为生产场所。二十几个打工人员分成两个班组,轮班作业。一个班时12小时,每个班组都有一个监工,负责现场监管。在辅料库房外侧搭了个玻璃钢棚架,用作炊事和就餐。在另一库房后面,有一个简易厕所和简易淋浴房。打工人员一律不得外出,生活用品全部由鲁邦臣采购。保安仅负责场区巡查和门卫值班,不得进入库房。

  高远仔细观察库房的分布,看到除了一个正门外,在厕所和淋浴房的侧后面还有一个出入口,比正大门要窄,但足以供一辆货车进出。清晨6时11个人接班,中午12时轮换吃饭,机组不停。下午6时换班,停机1小时,清理现场,搬运辅料。晚上零点打工者轮换吃饭清晨6时直接换班,每个人每天作业12小时。按鲁邦臣定的规矩,打工者需缴纳押金1000元,身份证和手机集中收缴,实行军事化管理。

  第二天清晨,高远起早,呼吸着带有露水的空气,为活络筋骨,他打了一套擒拿格斗拳。退出现役后,高远每天早上都要打十几分钟的拳路,这是侦察兵的基本功。时至今日,三两个人仍然难以近身。高远一边周身运动,一边留心观察着地形地貌。
  二
  冷冻仓库位于带鱼岙的后段,建在低丘一侧稍平坦的岩地上,与一条“村村通”的柏油路相连,与02省道相通。低丘延绵起伏,向东延伸到海边。西面是海拔308米的雷公山峰,向一道绿色屏障阻挡着每年夏秋季节来自太平洋的热带风暴的侵扰。清晨舞岭山麓的余脉间白色气雾像烟云似的,慢慢从山蚰中冉冉升起,渐渐扩展到岩壑中,使这凝重巍然的山岩像腾云驾雾的神龙,舒卷而来,蜿蜒而去。

  深夜零点,正值换班时间,一个打工仔大喊一声:“有野猫!”高远闻声赶到作业库房。那个打工仔说:“刚才有只黑色野猫窜了进来,它会把机器的线路和成品咬坏的。”高远让打工仔下班去就餐,这里他来处理。这时机组已停机,人们都换班去吃夜餐了,作业场地空无一人。高远一看便明白了,这是两组卷烟包装机,满地的废品烟支,破损的商标纸,脱胶的水松纸以及刺鼻的丙纤嘴棒。机组一侧码放着整盘的条烟。没有装箱设备,看来是人工装箱,50条装一箱。墙角摞着一堆空烟箱。另一边码垛着一排已封口的烟箱。趁着没人,高远迅速拿出傻瓜相机,拍下两张照片。由于停机后库房的主照明灯关闭,光线较暗。

  高远找了根竹竿,大声吆喝,把野猫赶出库房,而后关上门离去。

  三
  白天,鲁邦臣来到仓库。高远对鲁邦臣说:“鲁老板,如果能见到梁兄,让他给我送件棉褛和两瓶云州老窖来,夜里风大,御御寒。”鲁邦臣:“没问题,等会回镇上,我告诉他。”高远说“那就谢鲁老板了。”
  傍晚,梁志洪骑着摩托车来到冷冻仓库,在门口,狮头藏獒吠声不断,虎视眈眈,它是不允许陌生人进入的,除非主人同意。高远出来接过装着衣服和酒的编织袋,同时悄悄地把一个相机的内存卡交给梁志洪:“赶快把照片冲印出来,给市局寄一套,标明这个仓库的坐标,另外给我老丈人送一套,要保密,不能走漏风声。”梁志洪应了声,转身而去。直觉告诉他,高远已经得手,但风险也在加剧。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老战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着实负不起这个责任。

  梁志洪按照高远的交代,在最短时间里把事情办理妥当,但他依旧坐卧不安,他不知会发生什么,他知道鲁邦臣是个见财玩命,生性狠毒之人,万一……他不敢想下去,但唯一自信的是他了解高远,对高远的智慧机敏和生存能力抱有信心。

  高远见梁志洪离去,便回到保安室。保安室设在仓库门口一侧,原先是传达室,里面一张高低床,一张桌子。换班后高远躺在高低床的上铺,拿出一本书,心不在焉的翻阅着。这本书是高远在当兵离开云州时,从他父亲书房的书架上挑选的两本书之一,也是他平时最感兴趣的一本,以后走到哪他都带着,一有空他就看几页,有时还研究一会。他父亲告诉他,作为军人一定要看一看这本书,才会知道战争这个概念的含义,著名的***军事思想很大一部分是吸收该书的精髓。这本书的书名为《战争论》,作者是被称为“西方兵圣”的18世纪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作者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20多年过去了,高远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北昌高级步兵学校的那堂军事专著课,教员在授课时讲的那段话:“《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高度评价。《战争论》在揭示战争性质,目的,规律,形式和艺术的同时,创造性的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是克劳塞维茨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位教员还说:“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窑洞里深入研读了《战争论》,写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当年在延安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战争论》的热潮。中国***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参研《战争论》等外国军事名著,联系中国革命实践,推陈出新,提出了独创的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指导理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