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心情不佳,也许是站立过久,梁志洪回到家后,感到受伤的脚又涨又痛,不听使唤。杜鹃赶紧给他用热水泡脚,并掺入用于祛湿活血的中药制剂。
三
梁志洪在老山作战时失去了左脚的五个脚趾,是3级伤残军人,每年可从民政部门领取近万元的伤残军人抚恤金。
梁志洪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与死神交臂的日子。那是他入伍后的第三年初,其所在的集团军侦察营参加中越边境轮战,接防老山阵地。西线指挥部命令实施“山豹行动”,即对严重威胁我边民生命安全的越军167高地火力点实施拔点摧毁行动。那天晚上23时,一连一班隐蔽接敌,进入潜伏位置,实施抵进侦察。天亮前全班已抵进至距敌永固工事不足200米处。班长高远带领第一侦察组负责标注167高地左侧以及与125高地交叉火力点、屯兵洞的坐标位置,,梁志洪带领第三侦察组负责167高地右侧火力点、炮兵观察站以及弹药库的坐标位置。整个昼间不吃不喝,不能被敌发现。越军不时用机枪和迫击炮对其防御阵地前沿的可疑地带进行盲扫盲射。完成任务后,全班在黄昏时分交替掩护,原路回撤。高远始终殿后。梁志洪突感脚下一沉,触电一般。他马上意识到此刻踩到了反步兵地雷,而且是一枚压发式地雷,只要一抬脚立刻引爆,其后果是炸飞双腿,若救治不及,血枯而亡,或者炸烂身躯,不救而亡。越军在167高地前沿埋设了大量的反步兵地雷。此次抵侦察最为艰难的便是扫雷开辟潜伏路线。为此连里加强一班一个工兵小组遂行任务。每开辟一段通路便插上路标,步兵按标识前进。
四
高远让梁志洪就地蹲下,保持对地雷压发引信的受重压力,迅速指挥其余人员沿原路撤离。梁志洪让高远赶快撤离,一旦地雷引爆,越方十余个火力点的机枪就会象雨点般打过来,炮弹也会以急速射覆盖下来。高远怎会丢下战友!战前动员时他发血誓,全班必须生死与共,活着看到胜利。高远从小生活在军分区大院,各种枪、炮、雷、弹,各类训练见多了,有时还偷偷拿着训练枪弹玩耍,为此他挨过父亲的打。入伍后通过专业集训,他知道反步兵地雷有绊雷、跳雷、母子雷、压发雷和磁性感应雷等,梁志洪踩到的这枚地雷,只要保持足够的压强,暂时不会爆炸。他摘下五六式冲锋枪的刺刀,让梁志洪保持原先姿势,而后小心翼翼地从梁志洪踩着地雷的鞋底一点一点的插移进去,当确认刺刀刀面已完全压住地雷引信后,他以自己全身的重量用两手按住刺刀两端。三,二,一,梁志洪将脚快速抬起,顺势侧滚到一旁。此刻梁志洪额头的汗水夹着眼泪雨珠般地流淌下来。在这生死瞬间,他被高远的壮举深深感动,没有什么比一无反顾,舍命救人更崇高的了。这一刻起,梁志洪已把自己的生命同高远深深地溶在了一起。
见梁志洪已在安全距离之外,高远命令梁志洪沿着路标马上回撤。梁志洪哪里肯丢下舍命救己的高远独自撤离。他明白高远的意图,梁志洪回到高远身边,迅速用折叠工兵铲在高远脚边挖了个可蹬脚的浅坑作为发力时的支点。一切准备停挡,梁志洪隐蔽在15米开外。高远屏足了气,用全身的爆发力翻滚到一边。地雷一次引爆,跳到空中数秒钟后二次爆炸,弹片横飞。这种地雷是我国研制,抗美援越时支援给越南的。此雷的密集布设对地面步兵构成很大威胁。自卫反击作战中五分之二的伤亡为反步兵地雷所致。
不一会,越军两个高地的十几个火力点的机枪雨点状扫射过来,105毫米迫击炮弹也呼啸而至。高远和梁志洪猫着腰,似离弦之箭向我方阵地狂奔。突然,梁志洪被一发落在身边不足2米的炮弹掀翻。硝烟散去,梁志洪已被震昏,身上血肉模糊。高远不顾一切,背起战友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方阵地奔跑。此时,我军大口径火炮开始对越军炮兵阵地和火力点实施炮火压制,傍晚天空,火龙腾飞,爆炸声震耳欲聋。在战友们的接应下,两人终于撤回我方阵地。梁志洪被直接送往野战医院。
日期:2019-01-07 18:35:24
第六章
一
云州卷烟厂“职工之家”小区,祝成安在家里带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翻阅着一本厚厚的卷烟包装机装配图册,不时地摘录着什么。这户三居室的住房是云州卷烟厂“七五技改”(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厂技术改造项目)时,以企业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建造的30幢职工宿舍,加上置换房共为全厂1800名职工解决了住有所居的大事。时任厂长的祝成安努力说服当时的主管部门——云州市轻工业局领导们的同意,通过市计划经济委员会申请获批建房的土地规划指标,在工厂技术改造期间同步施工建设的。职工住宅小区紧挨着烟厂,一墙之隔,上下夜班的职工十分方便。这也成为他的一大口碑。每当有人提及此事,他总是谦逊地说:“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是当领导的责任嘛,近2000名职工可是工厂的主人,地道的产业工人啊!”祝成安一直以产业工人自豪,因为产业工人是领导阶级。他一生的数十年都是这个阶级中的光荣一员。
从云州解放的前一年进厂当学徒开始到他光荣退休,他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工厂,以厂为家,厂荣家荣已经深植于脑,溶于血液。对于云州卷烟厂的前世今生,全厂唯有他最了解,也最有资格讲诉工厂历史,他全程见证了这家国有企业砥砺前行,奋斗辉煌的五十年。
二
云州卷烟厂最早是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军供处直属的香烟加工车间,几乎全是手工包卷香烟,按战时配给制方式供应部队,列为特供军需物资。抗美援朝初期部分技术工人携带简易设备随志愿军13兵团入朝,就地生产,直供部队。回国前将全部生产设备移交朝方,并培训了一批朝鲜技术工人,后来发展为朝鲜罗津的一家国有卷烟厂。朝鲜停战回国后13兵团部分部队担负解放台湾的战略任务,驻防东南沿海。此时的香烟加工车间已发展壮大并改造为地方国营云州市人民卷烟厂,成为云州市最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承担了云州市60%左右的税收任务。可以说云州卷烟厂是新中国最早的国有工业企业之一。几十年间有2任云州市委书记,3任云州市长是从云州卷烟厂领导中提拔起来的。云州市的工业发展乃至城市发展都深深打下了云州卷烟厂的烙印。那些年云州卷烟厂的姑娘小伙个个都是香饽饽,相亲时,YS,NO,全由云州烟厂的同志说了算。
三
祝成安小心翼翼的打开高远拿给他的那条查获的假烟,从条包到盒包正面背面,左侧右侧仔细查看,还在小区旁边的超市买了一条“图腾牌”卷烟用以对比分析。祝成安作为“根正苗红”,好学上进的青年被选调机修车间培养锻炼。一干就是十多年,从一名学徒到钳工,机修组长,机修车间副主任,主任。作为调干生离岗学习两年。改革开放后担任过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副厂长,厂长,丨党丨委书记,负责领导了工厂的“七五”,“八五”,“九五”期间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对卷烟厂各阶段的装备型号了如指掌,对各类机械设备的性能烂熟于胸。他经历了香烟的卷接包装从手工到半机械,半自动,到全自动的演绎过程。他操作、维护过上世纪30年代由英国莫林斯公司生产的上下式10支直包装机,这种机械与烟盒包装机配套使用,使卷烟包装从此进入机械化阶段。他操作、维护过平型直包包装机,这种机械把商标纸、内衬纸同时在机械内包装成型,使卷烟包装实现在同一台机械上完成的愿望。他还操作、维护过二战后美国AMF公司生产的1600型横包包装机,这种包装机划时代的将卷烟包装推入横包包装时代。祝成安参与引进了上世纪70年代意大利萨西伯(SASIS)公司生产的3000型横包机组,该机组采用规格一致的烟盒为包装基准,烟组成型与烟盒成型工艺相分离的包装模式,保证了烟包方正紧挺,规格一致。他还组织引进了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GD公司的X1、X2机组,德国斯慕门公司的B1机组,佛克公司的350S硬盒包装机组,虹霓公司的COMPM500机组以及其后的超高速卷包机组,从而大大提高了工厂卷烟包装的自动化水平与生产线的柔性连接。在他退休那年,云州卷烟厂的主力装备机群已达到每台套机组每分钟包装1万盒香烟,其智能化程度为全国烟草行业前茅。他退休那年,云州卷烟厂年生产卷烟1200亿支,批发销售额人民币1000亿元,税收300亿元,利润78亿元,企业总资产280亿元。在全国烟草行业排列前5名。想到这些,祝成安有一种成就感,尽管他只是接力赛其中的一捧,但他这一棒把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升到了一个空前阶段。他觉得不妄此生,未负重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