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潦倒男人成为投标大王的奇异经历》
第27节

作者: 达流0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8-24 00:33:29

  3、投标三人组的集体智谋
  第二天一大早,鬼夫和洪仁亮还在酣睡之中,解总就从隔壁房间过来叫人了。他轻声问洪仁亮,要不要一起出去跑跑步,看看西宁的街景。
  鬼夫酒还没醒过来,头脑昏昏沉沉。洪仁亮便跟着解总出去了。
  从西宁宾馆出来不远,就是蝗水河,虽是初秋,清晨的西宁已让人感到阵阵凉意,太阳光照射过来,只是刺眼却没有多少热度。常住这里的人知道,高原上早晚的温差极大,要再过两个小时,温度才能上升。这里虽只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但毕竟海拔2000多米,对初上高原的人来说,仍能感觉到不适。
  两人沿着蝗水河边慢行。解总说:
  “昨天这桌酒摆得不错,有收获。我以前和鬼夫直接接触不多,这人干事还真有心眼,什么事提前都想到了,连酒席上的进程都有预案。”
  洪仁亮和鬼夫相知甚深,两人几乎无话不谈,属于同事加兄弟的关系。他告诉解总说:
  “他以前可不这样,听他说在几个城市漂去漂来,一直没稳定下来。自从到了我们公司后,先是有老佛爷给他指导,后来又有了艾珍的爱情,他就象变了个人似的。”
  解总说:

  “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环境和机遇的,所谓时势造英雄。现在市场大环境不错,各地都在上项目,加上公司氛围也很好,鼓励青年员工干事业。聪明人就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
  洪仁亮抓起一颗小石子朝河心扔去,信心百倍地说:
  “这次我们仨人组成的团队,绝对是强强组合,是一定把这个项目拿下的,那我们在知识管理领域,就在国内占领了一个制高点。”
  两人转身往回走,迎面看到鬼夫正站在路边朝他们招手呢。
  鬼夫迎上来说:
  “你们走了,我酒也醒了。干脆起床赶你们来了。”
  仨人在蝗水河边的石凳上坐下,背靠城市的楼房,面向河对岸荒芜的山丘,开起了一个现场讨论会。尽管不时有晨练人匆匆走过,有汽车喇叭声声,他们旁若无人,竟高谈阔论起来。
  解总先说:
  “公司的《项目调研手册》,最近又修订了,有二百页,这次用得着吗?”
  “手册我带了,大多用不上。我们的项目调研手册是基于公司产品的,而这是一个新项目,已远远超出了原有产品的范围了。但有些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洪仁亮斜靠在临河的石栏杆上,边说边拿出烟递给他们俩。
  鬼夫将整个烟盒一把抢过来,说:
  “昨天还说要搞封山育林,担心水土流失,种不出好庄稼。怎么着,不想生儿子了?”
  洪仁亮直拍脑袋,赶紧把手上的烟也递给鬼夫。说:
  “老婆骂了我几次了,再抽烟不让上床,可我一谈工作就忘。”

  鬼夫将烟装进自己的口袋,接着说:
  “这个项目,三江的人心很大,想在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露一把脸。跑了好些地方考察调研,包括到国外,但从目前情况看,他们对众多庞杂的信息消化不够,想得非常多非常大,但能实现多少,不是很有把握。我们这时进来正是时候。”
  “对对。”解总沉吟一会,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一要帮他们做信息消化工作,二要帮他们明确需求范围,三要将他们的技术选型往我们的想法上引。”
  鬼夫笑了,对着解志强的伸出大拇指,一脸笑地说:

  “您这话说到点上了,这就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控制。一则有利于我们在招标文件里渗入我们的技术特长,二则尽量规避客户自身还未意识到的技术风险。只要我们对技术方案的理解最为透彻,方案里又体现出我公司的技术特点,那到时无论有多少大公司参与进来,我们都不怕。”
  洪仁亮插进来说:
  “那些公司之前连标书内容都不知道,临时靠买了标书回去对着写,再大的公司也写不出花来。知道少丨妇丨为什么招人喜欢吗?那就是有活,那可是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鬼夫见解总似乎没在意洪仁亮后半截话的深意,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便对洪仁亮说:
  “仁亮别把解总往歪出引,你这几天就多跑部门,把需求汇总上来。”
  又用请示的眼神对解志强说:
  “解总您从技术上把关,也要排除他们的一些不要实际的想法,一定要他们明白技术手段是不断进步的,要循序渐进才行。我继续做严总、吕总等人的工作。让他们对我们彻底放心。您看行吗?”
  洪仁亮又抓起几个石子往河里扔去,未等解开口,抢过话题说:

  “我替解总回答:中中,就按你说的办!”
  这时,太阳光似乎由耀眼变得炽热了,晨雾中的凉意也退了下去,明显感到身上暖和了。
  高原上的太阳与平地的就是不一样,一天三变,早晚各异。
  上班的时间已到,仨人便起身往三江集团而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