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it经历:从销售到管理太容易》
第49节

作者: ceonline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北京公司的状况让大家都忧心如焚,曾经一度大家都很焦虑,紧张的气氛充斥着整个公司。那时候北京公司也没有任命销售总监,只有行政总监一个人负责全局,经常看着她下班后离去的疲惫身影我都会想起一个词:心力交瘁!但她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斗志是让我折服的。在我印象中,无论情况有多困难,她都十分冷静而坚定的去面对,后来北京公司把一部经理提上去做销售总监后这个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我们几个经理都不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搞疲劳战术,两个老总也顶着总部的压力给我们适当的空间去喘息,效果反而好过以前。后来在前后台的配合上行政总监也得以有空做了很多调整,整个后台的工作积极性感觉比以前好很多。

  小感悟:一个团队的业绩,仅有销售是不够。需要每一个环节的配合和支持,相互的体谅和理解,同甘苦,共进退,来不得一点含糊。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失败也不是那么简单。
  日期:2007-1-7 20:31:41
  第十一章北京生活札记
  我去北京的时候是11月初,离开的时候是第二年的2月初,刚好待了3个月,也是北京最冷的三个月。
  刚去北京的时候,公司也给安排了住处,离公司很近,是公司宿舍。我在里面住了三天,感觉连我上学时的学生宿舍都不如。那个宿舍在一个小院子里,好像是个单位的招待所,平房,破旧的让人怀疑为什么还没有被拆迁?房间里就放了四张铁床,卫生间在走廊是公用的,又脏又小,而且小的只能上厕所,没法洗衣服,没法洗澡,甚至连上厕所都要小心一点。因为那里的卫生间不分男女,又要用力才能拉开。你得随时提防有人来用力拉门,有的男的近来问也不问二话不说就来拉门,力气大的会让人以为门就要被拉开了,只好在里面尖叫:

  “有人!”
  尖叫了两个早上(晚上更不敢去上卫生间),我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鼓楼租了一个团结户中的单间。相比而言,条件已经十分不错了,虽然里面也是除了床连个插头都没有,但有独立的卫生间,有一个大大的热水器,公用厨房也可以做饭,只是我从来没有在那里做过。从鼓楼到安定门搭车也就需要十分钟,坐公车需要半小时,所以我基本上都是搭车,也算是在清苦的生活中对自己好一点吧。

  在北京的三个月,我的生活依然十分单调枯燥,象个苦行僧一样修炼着自己。住的地方是个四合院,要经过一个很深很长的小巷子。晚上天一黑,没有路灯没有行人,九曲回肠的每次走我要心惊肉跳一番。从小最怕走黑路,那条巷子无论走多少次,害怕还是害怕,走还得走,无奈中也坦然。有一天早上在住的地方实在睡不着,凌晨四点就起来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心血来潮准备去天安门看升旗。等真正走出门才发现,四周静悄悄,寂静的让人毛骨悚然。但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走,提着心走完那条长巷,心里出了一身汗,手里居然也揣一把了汗。走到灯火通明的街上,心里还是咚咚跳。

  虽然从小跟许多人一样十分向往首都,但在这之前因为工作也来过几次,对它的感觉也不如小时候那么神往。相反,北京的干冷,北京的风沙,北京的堵车,北京的大让我很不适应,因为总想着要回青岛去,也刻意不在北京结交什么朋友,连工作上的朋友也仅限于上班时间。只有一个玩得比较多的是总部的一个同事,她是老总儿子的助理,一个很真诚可爱的女孩子,我们曾经漫步过后海,也曾经逛过商场,傻傻的拍小女孩才喜欢的大头贴,最值得怀念的还是我俩居然臭味相投地结伴去KTV,包了一个房间两人轮流高唱了一下午。

  当然多数的日子还是我一个人,那时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买书看书。公司楼下就有一家贝塔斯曼专卖店,我经常会在下班后去书店挑几本书,然后回家躺在床上看。看得最多的时金河仁的书,喜欢那种清新的感觉和淡淡的哀愁。也看过朱军的《时刻准备着》,姚明和陈鲁豫的自传也看,以前并不喜欢所谓的明星自传,但这次买了以后反复翻阅,竟然成了我在北京唯一的精神支持。看看朱军他们的成长经历,写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品味,那个不灭的道理又一次被验证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北京也有搞笑的事情,邻居家有两只小狗,不名贵,但很特别,那就是甭管见了谁,两个小家伙绝对是一阵狂吠,叫的那一个厉害就像是要随时扑过来咬人似的。一开始不明白,偏偏我有些怕狗,所以不管它们的主人怎么解释它们只叫不咬,心里还是害怕极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觉得两个小家伙又烦人又可爱,只要有人路过它们的视线就会孜孜不倦的冲每一个过来过往的人吠上一阵。终于有一天早上当我上班又路过它们两个小家伙又冲我狂吠时,我惊奇的发现有一个小家伙也许真的是叫得太久――――嗓子已经哑了!@#@#$%,到公司跟同事一讲,大家已经笑得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

  北京的所有我都不太习惯也不太喜欢,太冷太挤太大太贵,只有一样东西很让我感到暖心,就是北京电台有个交通台,每天早上七点开始有个直播节目<一路畅通>。节目内容虽然以路况或者天气甚至广告以主,里面还有很大一个组成部分是两个主持人会很随意的聊天,每天一个主题,听众可以以短信方式参与,他们抽取一部分内容念出来,很生活很感性的一个节目。每天打车去上班的时候我就会在出租车里听到这个节目,但我从来只听不参与。平安夜那天早上的节目主题是新年的愿望,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发了一个短信给电台:

  “我的新年愿望是领导能早点把我调回青岛,因为我一个人在北京太冷太孤独了....”
  发完以后让我意外的是我的短信很快就被念出来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祝福节目外的我,后来又有很多听众参与到这个节目中,后面的节目几乎成了我的专栏。我太感动了,也感到太温暖了,那一刹那间,泪水情不自禁的就掉了下来。。。正好车也快到公司了,我赶紧跳下车,奔向公司,生怕这份感动会影响到即将开始的工作。如果要说在北京最深刻最温暖的事,就是这件事了。

  小感悟:北京一直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个城市,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要多停留的原因。甚至有些刻意地不让自己对北京产生什么眷念,是因为不想离开的时候有太多离愁别绪。
  日期:2007-1-7 20:37:39
  第十二章罢了,罢了,再见吧
  原定在北京公司一个月就回青岛,但总部显然没有这个意图让我回去。一是因为三部经理辞职造成了部门接管的空缺,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管三部;二是总部通过我到M公司后一系列的表现,可能对我再回青岛公司任总监一职也有所保留了,老总认为我还是需要再培养的。当然他们在更重要的工作中也没时间跟我说这些,总之我就顺理成章的留在北京,而且一待就是三个月。

  一开始我还认为更多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管部门,直到有一天很晚了临离开公司前收邮件的时候,发现我的邮箱里收到总部发给各分公司总监的任免邮件,里面赫然写着:“免去XX青岛分公司客户总监职务”,多么简单的一句话,简洁明了。同时任命上面也赫然写着“任命XX为青岛分公司客户总监职务”,这个人也就是我离开青岛时来接管一部的经理,他也是C公司的老经理了。也就是说,总部是不打算让我再回青岛了。我望着这两行字愣了半晌,好半天没回过神。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抬起头来望向周围,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浑然不知正有一个晴天霹雳响在我头顶。事先没有人来告诉我,其实已经预感到这一天,但真正来临的时候心情还是有些复杂,就象当初任命一样今天被罢免没有任何人来告诉我一声一样,没有人告诉我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没人能体会我的心情。我突然觉得我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也许他们认为我经历过这么多,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也知道该怎么调节自己了。但起码,是不是应该在这之前事先通知我一下呢?晚上,我失眠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