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是工作最努力的那种类型,在公司的业绩也一直还不错,但是没有提升机会,在一年之后因为看不到希望而且压力过大而申请去了总部从事其他岗位工作。这点上就是大公司有这样的好处,可以为你提供很多换岗的机会。
他是属于那种居家过日子的男的,如果想安安份份过日子的,最好选择这样的男的,只是生活会缺乏激情,也许鱼和熊掌就是那样的分列两边。只是最后他会跟我们公司一个女孩开始恋爱倒是有点让人意外,跟这个女孩只是知道她的名字这样的交情,工作上几乎没有交集,因为她在底下的办事处做信息员,很少有机会见面。唯一的一次两个小时的会面可以让我认识她,但是很遗憾印象只能用差来评价。
那次见面是在他们确定男女朋友之后的第一次见面,R叫上了我们几个合租的同事一起去钱柜K歌,很有点带她来见家长的架势。由于她加班,没有准时出席,我们几个开始你一首我一首地唱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她出现了,我们自然是让她点歌开唱,但是没有料到的是她把自己所有的歌曲都优先并且大有开个唱的架势,以至于我们很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听了足足2个多小时她的表演,如果歌声悦耳倒也罢了。如果不是看在R的面子上,我们几个早就离去。虽然跟她再没有深入的交往,但只凭这短短几个小时,我便可以断定她是个十分自私的人!毫无疑问,跟BF撒娇没有关系,跟BF相处的时候带点霸气也无所谓(只要你的bf可以接受),但是让这么多人在那陪衬你的娇气,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男的在定位女的时候,最佳的人选不外乎是“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女人,她这样的属于既不能入厨房(因为北京通州人的身份让她无法抑止地产生了北京人的地域天然优越感),又无法出厅堂(那天的表现证明此女并非一个认大局的女子。
所以我只能用可惜来定位R了,R也曾经在一次网上聊天时跟我说,他感觉自己累了也到了该恋爱的时候,就找一个凑合了。我想说的是感情可以培养(爱情不能培养),但是为人不能凑合!男女朋友之间可以耍点小脾气撒点娇,但是不能自私,不然总有一方会很累很迁就。一个累了的人怎么能陪着你走很长的路?
日期:2004-12-23 16:29:06
十四、技多不压身
第一次见到她很有点“惊艳”的感觉,不是因为她特别pp,而是她有点超出我的固定思维。在见到她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经常因为工作而电话联系,想象中她是一个30岁左右的事业型女性。因为在我的固定思维中,做到财务部的中高层管理者位置,怎么也得有几年的基础积累,而且听声音也并不年轻。
某天在办公室,看到一个穿着黑色羽绒服的女孩子拖着一个上面还贴着没撕掉机场托运单的行李箱一蹦一跳地进来了,真的不夸张,看了一眼,暗想:又来一个新同事啊?然后跟她招呼,她自报家门,很吃惊,看起来也就22、23岁的样子,与想象相去甚远啊。初次见面,不是很熟悉,直接问年龄不太好,虽然偶很好奇这个。
几年相处之后,基本上已经交流得很不错了,大家原来基本是同龄人啊,她只是比我大了两岁。学财务的她在本科时很茫然的考了个注会,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考注会对自己将来有什么用,她的第一份工作跟这个也毫无关系,工作半年以后跳槽到我们公司,在总部工作一年之后,有一次公司内部竞岗,在同等条件下,注会给她加了大大的一个砝码,领导们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偏向了她。通俗的名人名言: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如果有看过天涯”玫瑰三十”JJ的帖子,应该也会有跟我同样的感慨。也许在学习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用途,但是这些东西在今后的进一步提升、发展中会出其不意地为自己增加致胜的筹码。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涯,除了怀念,还有后悔,后悔自己当时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在学校里是有大块的时间可以利用的,不像工作以后,想学点什么还得抽工作之余的时间,甚至业余时间也会是不是被突发的工作需要给打断,总有种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感觉。不过说工作了忙没时间学习其实也是对自己堕落的一种托词,时间象海绵,真是可以挤的!我有的时候审视一下自己,很多时间是被偶浪费在上网聊天、看论坛、褒电话粥上面了,呵呵。所以还是很佩服那些有毅力坚持学习的人,严重崇拜一下!
什么是成功?能坚持不懈把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下去就是成功——这是我对成功的定义。我们应该都学过狗熊掰玉米的故事,在讥笑扔了西瓜捡了芝麻的狗熊的时候,我们也许很自信地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为那样可笑的人!殊不知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分出那些是西瓜那些是芝麻,是多么的需要预见性的卓越眼光!
如果你能在今天预见一个月之后的事情,那你是个人才;如果你能在今天预见一年以后的事情,那你是个天才;如果你能在今天预见十年以后的事情,那不得不承认你是个伟人——几百年才出这么一个啊!
有古言:技多不压身。如果能力允许、经济允许,多学点东西即使暂时用不上,对自己的长期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在不断鄙视各类证书、怀疑各类资格的水分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多几个本本对自我价值的表现还是很好处的。
发了那么多的感慨,还是回到这个MM身上,对于一个刚工作几年的MM,这样的地位这样的收入应该是很不错了,但是她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几乎没有一件名牌的服饰、不主动出去旅游、不享受所有需要消费的娱乐活动。很多人不理解她那样的生活方式,觉得简直是苦行僧的日子。但是她却买了三套房子!大概她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房产上去了,更多的人不理解,她有一个经济条件雄厚的未婚夫,今年年底大概要踏上红地毯了,物质上的东西不需要她担心。
某此她出差某地,只带了一套衣服,居然不舍得去商场购买一套,理由是家里有,天天晚上洗了第二天再穿,导致很多人认为她好多天不换衣服——汗一个;还有一次出差路过某个风景点,大家提议下去走走,是一个塔,买了参观的门票之后只能看到塔的外貌,如果要上塔必须购买一人五十的上塔费,大家都觉得既然来到了这个风景点,就应该上去感受一下,就她一人因为嫌五十元费用过高,不肯上去。
我想节俭只是一种习惯!她习惯了过这样的生活,习惯了在积攒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就如同大部分女人在疯狂购物的过程中享受乐趣一样。既然这个过程能带给她快乐和满足,为什么不继续呢?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
日期:2005-1-9 19:37:07
十四、围城效应
人可能难免或多或少都带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劣根性,用褒义形容便是永不停止追求,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一种围城效应在作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