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45节作者:
洪蒙 刘备不确认这幼童到底是不是历史上那个牵招,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牵招的父亲是牵穆属下亲卫队屯长,一起战斗过几日,是个外边严肃认真但实际和蔼可亲的人。下落城北门口之战,义无反顾,奋勇向前,杀敌数人。为援军的到来,争取了时间。
可惜敌人太多,最终身中数刀而亡。与他一起阵亡的,还有二三十个安平人。
牵招的母亲一开始接受不了丈夫战死的可怕事实,悲痛欲绝,如果不是看到儿子孤苦伶仃,估计都跟她丈夫一起去了。这些日子她从悲痛中走出来,不仅照顾孩子,还把时间花在照顾伤病将士上,剩下的时间就教育孩子读书。从刘备、牵招、诸葛亮、邓艾、羊祜等单亲家庭出生的孩子来看,有一个懂知识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非常重要。
于情于理,刘备都该多加照顾这对母子,何况他还真可能是历史上那个威震北疆,并与他刘备成刎颈之交的牵招。
或许是刘备过于热情,让牵招的母亲觉得有些不自在,毕竟她还是长的蛮漂亮的。她并不想让儿子学习骑马、射箭、刀剑,毕竟丈丈夫因战争而死,作为一个母亲,肯定不远愿意让娃儿走父亲的老路。所以对刘备有些提防和怀疑。
刘备不是看不出牵母的顾虑,但他跟牵招接触的时间有限,必须抓紧有限的时间,多多接触。即使牵母再的不满,他也顾及不了这么多。
涿郡的部队,出征时有上千人,东归时却很零散。长期驻守祁县的祖茂留下了部分,剩下的人分批回乡,多则数百,少则数十。大部分阵亡将士的遗体,已经于前些日子运回老家,刘备所在的队伍,最多的是伤员。
刘备这批只有二百多人,和另二名屯长共同带领。涿郡士兵因为鲜卑入侵,临时被征召,鲜卑人撤离,他们的役期自然到点,急急忙忙赶回涿郡,忙着春耕自家田地。与他同行的,是公孙越带的部分辽西骑兵。
过居庸关,向东南走上二十里,一座小巧的土城出现在大家面前,此县名为军都县。期盼亲人归来的许多涿郡乡人,以及等待出关的商旅汇聚在县城内外,急切地向西北方望着。
居庸关以内是关内的关内,几乎可以确定十分安全,长期行军、打仗的将士们,在看到乡人时,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猛然放松,许多人开怀大笑,更多人哭哭戚戚。劫后相逢,他乡遇故,份外难得。
张虎、刘元起、夏侯博、刘德然等,也已在此等候二天了,看到刘备能够平安归来,每个人都很高兴。在他们这个松散的团体当中,刘备虽然年龄小,但最不可或缺,是当之无愧的灵魂和核心。既因为他是几个人之间的纽带,也因为脑袋最好用,总能想出层出不穷的鬼点子给团体带来财富或提高。一个月以来刘备火箭般的晋升速度,和典郡书佐的官职,毫无疑问让众人更加信服,也增大了话语权,增强了团体的向心力。
刘备简单的诉说从士卒到伍长、什长、队率、屯长,县门下五官掾、州典郡书佐的过程,每一次立功,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说道危险处,众人为之扼腕,说道成功处,众人啧啧称奇。惊叹之余,愈发佩服。
相逢是愉快的,热烈的,尤其是刘备在生死失之间挣扎过好个来回,更能体会兄弟、义气、宗族的价值。有他们在可以分担很多重任,也可以很安心。
从上谷和乌桓收购过来的马、牛、羊,皮革、羊毛、弓箭,将通过他们的渠道销售出去;带来的乌桓人,招募的流民,换来的奴隶也需要发动他们的资源来安置。
刘元起知道怎么获得最大利润:“幽州马价不高,我们可挑二十匹好马,到冀州卖!一匹好马至少可以多卖一千钱,如果能去了洛阳那就好了。”
张虎还是怎么干脆:“你说至少需要30万钱,时间比较紧,我们合计了一下总共能拿出25万钱,都带来了。县里的关系我也找了,买粮食的渠道也联系了些。”
夏侯博:“真没想到,你竟然从上谷郡招募了数十个乌桓人和流民,要知道一个人每月平均2石粮食,秋收之前需要更多的粮食,至少1500石!
另外,你需要一块新的地方来安置乌桓人和流民,如果不能买入至少500大亩田地,并在夏天到来之前完成开垦,就算这次能赚到再多的钱,很快也会花光。
但我真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500大亩田地,那可得上百万钱!也不知道你哪来那么多钱。”
每一个人都能在某方面独当一面,但他们都有无数的疑惑,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当他们同时提出疑问时,即使有两个脑袋,也会不知所措。
刘备:“这次的生意,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们把货拿走,把钱给我。也可以帮我销售,收佣金。这之后,我们可以建一个商社,专门贩卖马匹、粮食。
牵县令安排我去冀州安平郡一趟,也是公差,不需要给过路费。我打算带上二十匹骑乘马,狠狠赚上一笔。”
涿郡、涿县,南约二十里,郦宅。
“母亲和拙荆都说狼皮很暖和,玄德你有心啦。但五千钱太多啦,一定要收回去。”郦炎一家从陈留搬迁到涿郡,虽已经数年,但依然不是很适应幽州动辄零下十几二十度的低温。
“幽州寒冷,这都二月初了,时不时还有小雪。老夫人和嫂子不适应气候,也是正常。这钱是小弟诚心诚意祝你们夫妇百年好合的礼金,您一定要收,不收就是看不起我!另外小弟还有要事相求。”
“你我师兄弟之间,那我就不客气啦。对了,你想要什么样的诗文?一定给你写个最好的。”郦炎文名卓著,前来求诗文、墨宝的人,络绎不绝。
刘备:“不是诗文,小弟想求一事。您兄长郦兴让在郡里为官,我先请他帮忙疏通一下关系。”
郦炎原本热情的脸,有了些不高兴:“你先说说什么事情。”
刘备:“我从幽州回来,招揽了不少衣食无着的流民和乌桓人,想在郡县平价买一批粮食,想请兴让兄帮帮忙。”
郦炎:“兄长正巧休息在家,我去请他过来。”
刘备四处打量起来,郦家的厅堂,朴素而大气,没有多少装饰品,墙上尽是些书画,有竹林清谈图,有出游仕女图,有山居秋色图。墙上挂着几幅字,其中一幅上写着“君子仕不为己,职思其忧。”意思是君子做官应该为职责劳心费力,不能为自己考虑。
刘备赞叹不已:“郦家的人,真是朴素而高洁。”
郦兴让是郡里的曹掾之一,三十几岁的中年人,有些发福,昂首阔步,这是长期担任官职养出来的气度:“玄德听说你做了州典郡书佐,为兄真替你高兴,专程来访有什么事情?”
刘备:“我欲从郡县粮仓买五千石粮食。一千石,其中四千石,作为出征上谷剩下的军粮,还给粮仓,还请兴让兄帮忙。”
郦兴让很谨慎:“这事,打通下面仓曹的关节,不难。但五千石不是小数目,冬、春粮价节节高升,不可能瞒住府君、县令。”
刘备从怀里掏出一个袋子,放到郦兴让面前:“兄长为官,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开销怕是不小,一些小礼,不成敬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